2025年8月29日

洞察全球大事|深挖中共內幕|追蹤AI前沿|川普2.0|娛樂|時尚|奇聞逸事|養生熱話

探索北歐 定制專屬行程 - Wendy北歐深度旅遊
Home軍事新冷戰俄羅斯廢止中程核飛彈條約 極音速部署與美國核潛艦對峙下的新冷戰螺旋

俄羅斯廢止中程核飛彈條約 極音速部署與美國核潛艦對峙下的新冷戰螺旋

INF條約正式終結後的全球安全、軍備、地緣政治深度觀察

俄羅斯於2025年8月正式宣告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並以極音速飛彈與中程核武部署為新軍事支柱,強勢回應美國於歐洲、亞太地區推動的中程飛彈與核潛艦部署行動。這一舉動,象徵冷戰後維繫歐洲戰略平衡與核安全的重要軍控體系徹底崩解;美俄雙方互控違約、軍事對峙螺旋不斷升級,全球進入後INF時代的大國軍備競賽與地緣危機新階段。

條約失效的導火線——從烏克蘭戰爭到核潛艦對峙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徹底改變歐洲安全格局。當年10月,俄軍於戰場試射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向世界展示核威懾現代化。這不僅是對烏克蘭的強力警告,更是針對北約與美國的戰略訊號。

隨著烏克蘭戰火延燒,美俄戰略博弈步步升級。美國總統川普8月初下令部署兩艘核潛艦至俄羅斯近海,回應俄前總統梅德維傑夫的「核威脅性」言論,雙方從言語交鋒迅速轉為軍事對峙。俄羅斯隨即宣布退出INF條約,並強調「不再受曾經自我設限條件約束」,形同對美國與北約「以部署還擊部署」,正式開啟新一輪軍備競賽。

INF條約崩解:冷戰軍控典範的終結

1987年,美國總統雷根與蘇聯領袖戈巴契夫簽署INF條約,明確禁止雙方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與巡弋飛彈。條約生效後,美蘇共銷毀超過2600枚飛彈,成為冷戰期間核威脅降溫的軍控典範。

但自2010年代起,美俄互控違約。美國指控俄羅斯秘密部署9M729(SSC-8)巡弋飛彈,俄方則批評美國在歐洲推動神盾飛彈防禦系統,實為變相違規。2019年川普政府宣布美國單方面退出INF條約,俄方最初宣稱只要美國不部署中程飛彈,俄羅斯也將自我克制。

然而,2024年起美國正式啟動德國、亞太等地中程飛彈部署計畫,俄羅斯認定「自我設限」條件喪失,正式宣告退出。這意味著,歐亞大陸再度暴露於中程核威懾的陰影之下,冷戰式的軍備螺旋捲土重來。

極音速飛彈與核現代化:俄羅斯的新軍事牌

俄羅斯廢止INF條約並非單純策略反制,更是為部署新一代極音速飛彈與現代化核武鋪路。

  • 極音速飛彈布局:普京近日證實,「榛果樹」(Oreshnik)中程彈道飛彈已投入烏克蘭戰場,並將部署至與北約接壤的白俄羅斯。該型飛彈可搭載核彈頭,15分鐘內即可精確打擊德國蘭斯坦美軍基地或歐洲其他戰略目標,突破傳統防空與預警體系。
  • 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2022年試射,展現俄國持續更新核武庫、維持第二次打擊(second strike)能力的決心。
  • 現代化核威懾:俄方強調,極音速技術與新型核彈頭將改變歐洲、亞太安全格局,使西方無法以舊有飛彈防禦系統自保。

美國與北約的戰略回應

美國退出INF條約後,全力加速中程飛彈、極音速武器與核潛艦現代化。

  • 核潛艦前進部署:川普下令兩艘核潛艦靠近俄國,明示美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投射戰略核威懾,壓制俄方意圖升高衝突門檻。
  • 中程飛彈與極音速武器:2026年起分階段於德國及亞太盟邦部署新一代精準打擊武器(如PrSM、Dark Eagle),快速提升歐亞美軍前沿威懾力。
  • 北約集體防禦:德、法、波蘭等歐洲國家呼籲北約加強情報共享、飛彈防禦系統建設,應對俄國新型飛彈威脅。

歐亞安全困局:新軍備競賽螺旋

隨著INF條約全面失效,歐洲與亞太地區陷入「軍備真空」:

  • 歐洲再現中程核威脅:波蘭、德國、北歐等地成為俄方飛彈潛在打擊目標。各國被迫投入巨資升級預警與攔截系統,承受「飛彈危機」心理壓力。
  • 亞太緊張升級:美國同時在日本、韓國、澳洲、菲律賓等地部署中程武器,激化中俄等國疑慮,中國、北韓也加速推進區域飛彈現代化。亞太有可能成為新一輪飛彈競賽主戰場。
  • 誤判風險與危機管理:極音速武器與現代化中程飛彈大幅縮短預警與反應時間,稍有閃失即可能擦槍走火,引發不可控的區域衝突。

全球控武機制的危機與未來展望

INF條約名存實亡後,全球只剩下「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維持美俄之間的最低軍控底線。但該條約2026年即將到期,普京已於2023年宣布暫停部分履行。美俄互信基礎蕩然無存,雙方幾無重啟軍控協商空間。

與此同時,中國、印度、伊朗、北韓等非INF條約國加速自主發展中短程飛彈,核不擴散體系面臨裂解壓力,區域安全與大國穩定風險急遽上升。

俄美領導人言語與戰略交鋒,危機螺旋加劇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前總統梅德維傑夫的公開互嗆,從「最後通牒」到「核潛艦前進」,象徵兩國衝突已從外交語言升級為軍事行動。俄國外交部強調「不會再自我設限」,俄方鷹派全面抬頭。克里姆林宮雖聲稱「不願捲入個人爭論」,但核武紅線彈性模糊、誤判風險升高。

觀view觀點:軍備螺旋下的未來挑戰

俄羅斯廢止中程核飛彈條約,強推極音速飛彈與核武現代化,美國則以核潛艦部署與中程飛彈反制,兩強互控違規、對峙螺旋不斷上升。歐洲、中亞、亞太地區再度成為大國競逐前線,全球安全進入高風險時代。

關鍵觀察:

  • 軍控架構解體,核武門檻降低,代理人衝突、局部熱戰機率大增。
  • 極音速武器與現代化中程飛彈將主導未來戰略態勢,技術與戰略雙重升級。
  • 歐亞國家被迫加速自我武裝,亞太地區軍備競賽外溢,地緣板塊持續重組。
  • 全球新軍控機制難產,誤判與升級危機成為常態。

當全球目睹俄羅斯廢止中程核飛彈條約、極音速飛彈與核潛艦對峙成為新常態時,這不僅是軍事與戰略的「新冷戰」,更是國際安全史上的分水嶺。未來,是否能建立新型多邊軍控架構、阻止軍備螺旋失控,將考驗大國智慧與全球集體安全合作的決心。

觀view國際深度組,持續為讀者追蹤俄美、北約、亞太軍備動態,剖析每一道地緣安全暗流,見證世界新秩序的轉捩點。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