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北京報導】6月27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通過多項重要法案和人事任免決定,包括修訂《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9與第50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會議亦通過批准2024年中央決算、《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與代表資格審查報告。
在人事任免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苗华被免去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職務,並由會議表決通過。苗华為中共黨衛軍中重量級將領,其去職引發外界對中共高層軍事人事變動與官場整肅趨勢的廣泛關注。
團團伙伙:中共權力體系裂解信號?
據多方觀察人士分析,苗华被免與當前中共高層針對“團團伙伙”現象的整肅行動密切相關。新任中組部部長石泰峰近日向中央提交報告,直指“團團伙伙”已從非組織活動演變為對中共體制的嚴重侵蝕,反映出黨內對政權未來的不確定感與預備“地方自保”的趨勢。
報告指出,當前黨政軍各系統內普遍形成人身依附關係與跨系統的私人勢力網,尤以長三角、東北、兩廣等地區為重災區。一名受審幹部坦承,組建“團團伙伙”是為在未來可能的大亂中保命與保權而早作準備。
習近平“清君側”模式升級
官方雖未對苗华去職原因作出公開說明,但港媒與體制內消息人士普遍認為,苗華與軍中另一重量級人物何衛東,曾與江澤民、曾慶紅家族在江蘇、上海一帶形成權力網絡,被認為是對習近平“核心地位”的潛在威脅。
評論指出,這類中共黨內高層將領在體制末期試圖結盟自保,被中南海視為“政治不忠誠”與“另立山頭”的象徵。因此,習近平透過中紀委、國安部、軍紀委等多層級“特務體系”,不斷強化對內監控,形成“超級錦衣衛”式高壓維穩網絡。
官心浮動與“末日準備”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共持續強調“反腐”與“清洗”,實則反映官場末日心態與統治合法性危機。從藍天立案預估將牽連800餘人到此次苗华落馬,皆凸顯整體官員體系已陷入“人人自危”的心理狀態,紛紛籌劃“退路”。
袁紅冰評論稱:“中共基層官員對政權前景普遍悲觀,甚至不少高官已將習近平視為‘冢中枯骨’,認為其政權如風中殘燭。這類對中共未來極度缺乏信心的現象,才是團團伙伙現象廣泛蔓延的根本原因。”
法令通過之日,政局風暴升溫
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在立法領域有所推進,通過兩項新法,亦任命與免去多項人事職務,象徵制度表面的“運作正常”。但苗华被免一事與背後的“團團伙伙”風暴,卻揭示出一場中共高層權力洗牌與體制崩潰危機的冰山一角。
在“特務治國”與“末日備戰”並行的習近平時代,中共是否能壓制內部離心趨勢,或將加速進入“大亂之世”,已成為國際觀察中國政局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