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洞察全球大事|深挖中共內幕|追蹤AI前沿|川普2.0|娛樂|時尚|奇聞逸事|養生熱話

探索北歐 定制專屬行程 - Wendy北歐深度旅遊
HomeAI前沿AI模特兒首登《Vogue》掀時尚界爭議:創新突破還是搶走真人飯碗?

AI模特兒首登《Vogue》掀時尚界爭議:創新突破還是搶走真人飯碗?

【觀AI時尚view・深度剖析】2025年7月底,時尚界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爭議:《Vogue》雜誌在8月號首次刊登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模特兒廣告,這一舉措不僅讓資深讀者感到震驚,也引發了全球時尚、廣告與科技產業對未來發展的激烈討論。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各行各業,這回甚至殺入原本被視為高度「人本」的模特兒圈。這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本文將全面梳理事件始末、爭議焦點、產業影響與未來展望。

AI模特兒首度登上《Vogue》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與《福布斯》(Forbes)等多家媒體7月29日報導,《Vogue》8月版的其中兩頁刊登了Guess夏季系列的廣告。畫面中,一位金色長髮的女性模特兒穿著連身裙,優雅地站在藍色牆前,手持時尚手袋;另一張照片則是一位身穿淺藍服裝、坐在椅子上微笑的模特兒。無論是服飾質感、膚色光澤,還是動作神態,幾可亂真。

許多讀者初看時根本未察覺異樣,直到細心檢視才發現圖片一角以極小字體註明:「本廣告由AI生成」。這個不起眼的聲明揭開了這次爭議的序幕。

爭議爆發:從公信力到職業危機

消息曝光後,《Vogue》在網路上引來鋪天蓋地的批評。許多長年支持者指控雜誌「失去真誠」、「捨棄專業」,甚至公開宣佈取消訂閱。更大的焦慮則來自模特兒圈與相關從業者,擔心AI模特兒會徹底改變產業生態,甚至「搶飯碗」。

公信力疑慮
《Vogue》作為全球時尚界的權威媒體,一直以來被視為潮流風向標。過去的時尚大片不僅代表著創意與工藝,更象徵著真實人物的氣質與故事。這次以AI模特兒「假亂真」登上雜誌,許多人質疑這是否違背了時尚的初心?「既然連模特兒都不是真的,還能相信什麼?」一位資深讀者在社群媒體上如是說。

搶飯碗憂慮
隨著AI生成圖像技術愈發成熟,模特兒、攝影師、造型師、化妝師等傳統時尚產業工作者,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職業危機。AI不僅能創造出「完美」的身形、膚質、表情,還能省去昂貴的外景拍攝費用、模特酬勞、化妝與後製成本。這對於講求效率與成本控管的品牌與媒體來說無疑極具吸引力。

AI模特兒產業鏈:創意與成本的天秤

這次Guess廣告由倫敦AI市場推廣公司Seraphinne Vallora操刀。該公司專注於為時尚品牌製作AI模特兒廣告,創辦人Valentina Gonzalez與Andreea Petrescu坦言:「我們自知站在業界的風口浪尖。」她們透露,Guess共同創辦人Paul Marciano是透過Instagram私訊主動聯絡,雙方經過數週溝通與成千上萬次AI圖像演算,才呈現出這組幾乎完美無瑕的廣告照片。

AI模特兒的優勢顯而易見:可隨時隨地生成各種膚色、身形、動作,並根據品牌需求「量身定做」;拍攝過程無需搭建攝影棚、出國外拍、等待天候,甚至不必擔心模特兒臨時生病或檔期衝突。Seraphinne Vallora預計,未來幾年,AI模特兒市場需求將急速成長。

不過,公司強調他們無意「完全取代」真人拍攝,而是提供一種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對於小型品牌或初創設計師來說,AI模特兒可降低時尚宣傳的門檻。

產業觀點:AI模特兒的機會與挑戰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時尚教授Rashmita Bardalai認為,Guess之所以採用AI模特兒,除了節省傳統拍攝成本,也讓品牌能精確掌控造型、姿態等細節。「AI模特兒可以應用於任何數位世界場景,特別是電商、虛擬試衣、元宇宙等新興平台,甚至加速時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她進一步指出,AI有助於品牌測試不同設計,減少試產與退貨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理論上,AI模特兒能幫助設計師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可能,對於追求可持續時尚有正面意義。」

然而,Rashmita也提醒:AI產業必須「妥善監管」,尤其是圖片來源、版權、真偽註記等,必須對公眾清楚交代。她建議,所有AI生成內容都應以明顯標示,避免消費者被誤導。

社會反思:美學、真實性與勞動權益

審美標準的再定義
AI模特兒以「完美」姿態示人,膚質無瑕、身材勻稱,甚至可按品牌需求隨意調整。這種「數位完美」是否會進一步扭曲大眾對美的認知,加劇身體焦慮?時尚評論人認為,若產業過度追求AI美學,無異於將現實世界的多樣性與缺陷「過濾」掉,形成新的審美壓力。

真實性與情感的缺席
AI模特兒雖然視覺震撼,但終究缺乏真人的生活經驗、個性故事、獨特氣質。許多時尚攝影師指出,真正打動人心的照片,往往來自模特兒的真誠、互動,以及現場的靈感碰撞。AI僅能模仿外在,難以復刻這種情感深度。

勞動權益的保護
模特兒、攝影師、造型團隊、化妝師等產業鏈上的真人勞動者,若大規模被AI取代,將面臨失業潮。這不僅是個人飯碗問題,更是整個時尚生態的結構轉變。許多國際模特兒工會、時尚協會已呼籲各界,制定合理規範,保障產業從業者基本權益。

未來展望:規範與創新同行

AI模特兒是否會全面取代真人?業界普遍認為,短期內兩者將並存。AI適合大量、快速、低成本的廣告與數位場景,而高端時尚大片、品牌形象照,真人模特兒仍不可或缺。隨著技術進步,產業規則也勢必調整,如何在創新與倫理、效率與真實間取得平衡,將是時尚界共同課題。

規範與透明是關鍵
越來越多業界人士呼籲,AI生成內容必須明確標示來源,媒體與品牌應對消費者負起告知義務。同時,政府與行業協會需建立相關規範,保障從業者權益,推動AI技術健康發展。

人機共融的未來
或許,未來的時尚產業不再是單一模式主導,而是AI與真人協作,激盪出更多元、創新的火花。AI技術帶來的效率與創意,與真人模特兒的情感與故事,共同豐富時尚產業的想像力。

《Vogue》AI模特兒廣告事件,不僅是一場技術革新,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時尚產業、勞動市場與社會審美的多重矛盾與選擇。AI不會停止進化,產業也不會停止變革。未來如何平衡創新、真實與公平,將考驗整個時尚界的智慧與勇氣。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