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南海秘聞 習近平即將下台?美前外交官揭密七大異常,汪洋或成過渡領導人

習近平即將下台?美前外交官揭密七大異常,汪洋或成過渡領導人

0
32
習近平即將下台?美前外交官揭密權力異象
外媒報導習近平可能卸任,圖片顯示其神情嚴峻,背景黑暗

近期,中國政壇風聲鶴唳,各種傳聞與異常動向交織,勾勒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權力迷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正面臨「被退位」甚至「被架空」的局勢?曾任美國駐百慕大大使、在北京任教的資深中國觀察家格雷戈里.史雷頓(Gregory W. Slayton)在《紐約郵報》撰文,揭示了一系列權力更替的「可疑跡象」。本文將整合網路上流傳的資訊與該專文內容,深入剖析這場潛在的中共高層權力震盪。

一、神秘「消失」兩週:習近平公開露面頻率驟降

2025年5月底至6月初,習近平長達將近兩週沒有出現在任何外交或內政場合,由中共中央其他高層接待外賓,而《人民日報》等黨媒也罕見地停止刊登習近平相關新聞。這種情況對一貫重視個人形象宣傳的中共領導人而言極為反常,引發外界揣測。

即便6月後官媒刊登了習近平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晤的照片,但照片背景不尋常、翻譯和隨行人員缺席,更令人懷疑這是否為「舊照」或安排草率的緊急「擺拍」。

二、軍隊劇烈清洗:親習將領接連落馬

史雷頓指出,數十名曾被視為「習家軍」核心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在過去數月間或遭查處、或神秘死亡,職位多由他派系軍官取代。這包括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空軍等關鍵部門的高層更換。

他分析,軍隊實際掌控者可能已從習近平手中轉移至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這位曾是習的盟友,如今卻疑似站在了對立面。據傳,張又俠與中共元老胡錦濤、曾慶紅等派系關係密切,可能正聯合發起一場「宮廷政變式」的去習行動。

三、象徵性去習化:習仲勳紀念館被更名

2025年5月,位於陝西富平縣、原名「習仲勳紀念館」的紅色教育基地,突然改名為「關中革命紀念館」。作為習近平政治正統性的重要象徵,其父親習仲勳曾是改革派元老,在中共歷史中有特殊地位。

這次更名被解讀為政治信號,顯示黨內可能已開始去除「習家」象徵,暗示高層或正籌劃權力轉移,以淡化習近平的核心地位。

四、外交稱謂錯誤:官媒「降格」處理習近平頭銜

在2025年6月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後,新華社發布的官方新聞稿中,竟未冠上「國家主席」頭銜,僅稱其為「習近平」。雖事後迅速更正,但這一「技術性錯誤」被視為中共內部有人故意釋放信號——習近平的正式地位正在被「弱化」。

這類失誤在高度嚴密的中共對外宣傳系統中極為罕見,足見體制內部或已有不同聲音,開始在象徵層面削減其政治權威。

五、汪洋回歸傳聞浮現:溫和派接班人選?

文章指出,接替習近平的熱門人選是汪洋——這位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主席的溫和改革派人物。汪洋2023年退休,但至今仍在中共高層中保有一定影響力。

汪洋是鄧小平路線的繼承者,主張自由市場與和平外交。他沒有明顯派系背景,被認為是黨內各方都能接受的「中間路線」代表。如果中共決定換人,汪洋可能被推上前台,擔任過渡領導人。

六、經濟困局迫使高層調整方向

史雷頓直言,習近平執政下的中國已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全國總債務超過50萬億美元,房屋空置超過5000萬套,失業率居高不下,外資大規模撤離,富人資產轉移加劇……這一切令中共高層深感危機。

若繼續維持習近平路線,不僅國內經濟難以修復,社會不滿也恐將演變為政治動盪。因此,「換人」成為維持中共政權穩定的務實之選。

七、張又俠與黨內元老聯手操盤?

另一個關鍵人物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他被認為是中共軍中實權人物,深受胡錦濤和曾慶紅等元老派信任。據傳,目前中共黨內已組成臨時協調機制,由張又俠主導軍方維穩,汪洋準備作為臨時國家元首對外穩定局勢,而習近平則可能在中共二十大四中全會(預計2025年8月)後,以「身體原因」退居二線,保留虛職。

習近平時代是否即將落幕?

種種跡象顯示,中共高層的確正在經歷一場極不尋常的內鬥與重組。如果習近平確實被邊緣化或被迫退位,黨內很可能採用「軟著陸」策略,以象徵性保留其職位、實際權力交由其他集體領導人處理的方式完成過渡。

北戴河會議、四中全會、金磚國家峰會、聯合國大會……習近平是否出席這些關鍵活動,將成為外界判斷其真實政治地位的風向標。無論結局如何,這場政壇風暴已經揭開帷幕,而一個新時代,可能正悄然醞釀。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